中国支付“跑步“进入东南亚

中国支付“跑步“进入东南亚

日期: 2022-08-27 17:13:51    浏览: 131

跑步进入东南亚

蚂蚁金融并没有在海外市场提供当地货币支付服务的计划,而是和当地商户合作,为中国旅行者提供服务。同时,它还同当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,使用它们的品牌提供电子钱包,蚂蚁金服做技术和经验输出,在各个国家“复制”支付宝。

实则从2015年开始,蚂蚁金服就在寻找海外合作伙伴打造本地“支付宝”,足迹到达了印度、泰国等地,逐渐形成了其“1+9”全球化战略模型。而在这9个海外市场中,有四个国家属于东南亚地区。

2016年7月,蚂蚁金服等参投了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M-Daq的D轮融资。

2017年4月,蚂蚁金服联合印尼媒体集团Emtek成立合资公司,其共同推出的数字支付产品DANA在2018年3月上线,为当地第二大聊天工具 BBM提供金融服务。同年,它还同时对菲律宾电信运营商Globe的金融科技公司Mynt进行投资,利用技术升级Mynt的GCash服务。

2017年9月,蚂蚁金服和泰国Kasikorn银行达成合作关系,双方共同推进泰国的二维码支付。此前,蚂蚁金服还在2016年投资过泰国金融科技公司Ascend Money,据报道,蚂蚁金服当时计划收购Ascend Money 20%的股份。

到了2018年9月,蚂蚁金融又将目光投向了马来西亚市场。获得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批准,蚂蚁金服选择和马来西亚Touch ‘n Go Sdn Bhd(TNG)成立合资公司,经营和提供移动电子钱包服务。使用Touch’nGo电子钱包,就可以扫码进地铁,这也使得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二个支持手机扫二维码进地铁的国家。

2019年底,据路透报道,蚂蚁金服已收购越南电子钱包eMonkey不超过50%的股份,而eMonkey也早就从越南国家银行(SBV)获得了所有运营牌照。

蚂蚁金服也在一步一步向着拓展海外市场用户目标前进。2017年,公司公布了全球化战略,计划在未来10年为全球20亿用户,其中60%用户来自海外。据2019年底公开数据显示,蚂蚁金服全球活跃支付用户超12亿人,目前海外用户约有3亿人。

对于腾讯来说,微信支付是引入整个微信生态系统的关键,但在海外市场,微信支付业务主要服务中国出境游客,而非当地居民。

2018年,微信支付团队称,未来三年,将不寻求向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多本地支付服务,而专注服务来自国内的出境游客。微信支付海外负责人殷洁也曾表示,微信在海外用户“并不多”,因此“要为他们提供支付工具比较困难”。

不过,微信支付也在慢慢拓展进本地居民市场,但它们更多想要依靠微信品牌,微信支付通常会选择在当地申请牌照发展业务。但想在东南亚国家拿到牌照并不容易,微信支付选择这条道路渗透进海外市场,也影响到其覆盖速度。

在这样的策略下,2018年3月,微信支付获得了马来西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。同年8月,微信在马来西亚推出了名为 ” WeChat Pay My”的支付功能,这也是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之外,首个获得当地支付牌照进入的亚洲市场,这样,微信支付可以使本土企业能够在平台上触达客户,并以当地货币林吉特进行支付或转账。

2020年1月,微信支付获印尼央行批准在当地运营。拿到牌照之路也非一帆风顺,2019年底,印尼国家银行董事总经理阿玛德(Achmad Baiquni)还曾表示,有很大可能会放弃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建立合作关系。如果想在印尼开展业务,印尼政府要求两者必须与第四商业集团中的印尼银行合作。

作为中国游客东南亚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,2016年初,泰国清迈的一家餐馆Thevaros就引入了微信支付。2018年底,负责腾讯金融技术的副总裁Royal Chen更是表示,将会在泰国扩展微信支付,他说:“我们正在考虑哪种方式更适合推出微信支付泰国版,是自己做支付服务还是联合当地合作伙伴。”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我网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